国银选手弯有道:奋进方有道,青春正当时
FANUC MATE200iD机器人静立在调试区,西门子1215C DCDC PLC控制柜的指示灯规律闪烁。弯有道紧盯组态界面,手指在触摸屏上快速设置通信参数——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(世赛选拔项目)赛场上的紧张场景,也是弯有道备赛期间的平凡日常。历时一年、每天超过13小时的刻苦训练,最终让他在赛场上稳健发挥,夺得全国最高技能赛事银牌,书写下滚烫的成长华章。

备战国赛时,弯有道和队友把铺盖卷搬到了实训室,每天训练到深夜十一二点。面对全新的赛题,复杂的系统像一团乱麻,他们趴在图纸上梳理逻辑,对着机械臂反复试验:程序优化到第20版才达到预期效果,机械臂的精准度调试到毫米级才肯罢休。面对“机器人与PLC通信不稳定导致动作失步”的核心难题,他连续五天重构通信架构,将原有的基础协议升级为PROFINET实时以太网通信,通过优化数据包结构和刷新机制,使系统响应稳定性提升6倍。他曾连续12小时分析通信数据包,逐点排查信号映射关系,最终研发出“双向握手通信机制”,使机器人与PLC之间的通信更加稳定。

从电气原理设计到PLC编程,从通信组态到系统联调……弯有道在信号中断的困境中积累经验,在细节中追求“零丢包”传输。他的工控机上同时运行着TIA Portal和FANUC ROBOGUIDE软件,程序注释中详细记录着每次优化的思路。他说:“每一个信号的稳定交互,都是系统集成的基石。”在实体测试中,他已执行超过1500次通信压力测试,不断优化网络负载与响应实时性。如今,他构建的机器人系统能够实现FANUC机器人与西门子PLC的精准同步、数据实时交互与任务无缝衔接,系统整体响应误差不超过0.3毫米。
正如他所说:“系统集成不是简单连接,而是让每个设备都能精准对话。”这位来自漯河技师学院的年轻工匠,正用电气图纸、PLC程序与通信协议,构筑出“智能集成”的现代技能图景。奋进方有道,青春正当时。如今,弯有道已进入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,开启新一轮的技能征程。当提及备赛期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,他毫不犹豫地说是来自指导老师的一句话——只有做到精益求精,才能实现超越,走到前方。简短有力,字字珠玑。在这句话的指引下,弯有道将每一个细节反复推敲,把每一次调试视为突破机遇,用汗水与热血绘就属于他的技能青春画卷。


